花了一个上午看完这本书,老实说,我真庆幸当时有买下来。
细数下来,这好像是我看的第一本张曼娟的书。之前只听说过这位名作家是个非常有气质的人,我觉得不一定非得与她面对面才会知道,从字里行间便能晓得那种优雅婉约,有安抚人心的气息。
她的文章读起来舒服,有种文人雅士的清韵,好像我身处的不是杂乱的书房,而是幽冥的閑静小山,喝着的不是可乐,而是散发着淡香的菊花茶。
本书分为三大篇章,分别是少年时期、中年时期与老年时期,每个篇章大约五、六个小故事,娓娓道来各个年龄段特有的感受。
只能感叹我的年龄还太小,阅历不够丰富,无法真正读懂它所要表达的意思。常常读着觉得写得很好,却怎么也说不出到底好在哪里。但奇妙的是,我却能微微的抓住一丝韵味,令我回味无穷。
读着第一篇的时候,我能感觉到少年人的朝气,对爱情美丽的憧憬,以及对于世界、对于生活的无限精力,那是现阶段的我们最珍贵的宝藏吧。
「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」,我们自以为足够成熟,喜欢装深沉,殊不知大人们都知道我们的那点小心思,却不加以阻止。没事,还小嘛,做我们想做、说我们想说,这是小孩的权利。
第一篇最能引起我的共鸣,毕竟我现正处于这个阶段。但奇怪的是,接下去的第二篇却更加吸引我。
那种世故,藏在字间无奈的心情,肩上的包袱越来越沉重,偶尔思念着年少的轻狂,却深知再也回不去曾经那段时光。
「欲买桂花同载酒,终不似,少年游」,年纪大了,各方面条件好了,不再被长辈拘束,能自己决定自己的事,有花有酒有闲暇,但等到这时候才赫然发现,再唤不回的是年少的热情与淋漓尽致。
而到了最后一篇,我终于再也遏止不了情感,泪涔涔下,奇怪,明明是离我最遥远的时段,竟是我最回味无穷的一篇。那余韵,到现在还撩动我的心弦。
我还没经历过太多的生离死别,人生也才刚起头,只能跟着每一字每一句的情感起伏,似懂非懂,好像真的了解了什么,却说不清楚自己了解的到底是什么。真的很奇妙,跟那种煽情狗血的情节不同,比较像是放下一切后的洞悉与潇洒。
「世事如今已惯,此心到处悠然」,到底要经过多少年的岁月,要承受多少无情的试炼,我们对于生命中的悲欢离合才能泰然处之呢?好吧,我放弃了,说了这么多,但这种感觉真不是三言两语能形容的。
就像书中说的:「少年的欢乐无忧,壮年的漂泊流浪,老年的閑淡了悟,这就是人生了。」每读一篇故事,我就越觉得人生真是太有意思了。或许,人生要走的够远,才能品出它耐人寻味的地方,我已经开始期待未来,这如波澜壮阔、也如细水长流的漫漫人生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