絮语

时间:2019-05-06 20:05:43 作者:来源网络

对,又是我,你好点了吗?

听说你开始食得更多了,这是好事呀。甚么减肥不减肥的,就暂时抛开一下吧,你可以再瘦回来的,只要更健康的饮食、作息就可以。

如果你还是想保持距离地聊天的话,绝对是可以的。那我就坐在这里,和你聊聊天吧。

刚刚看了一篇台南摄易师柯锡杰写的文章,有很深的启发呢。想到我们此时此刻,是不是浪费了很多时间做一些没有益处的事。柯锡杰大师是一个很知道自己是甚么人,想做甚么,喜欢甚么,他都相当理解。因为他这样的清晰,让他做决定的时候,都可以很爽快,不会优柔寡断(一提到这个词,我就立即想起《倚天屠龙记)的张无忌,你还记得吗?)因为他是一个这样了解自己的人,他可以很準确地为自己做决定,接甚么样的工作、这甚么样的生活,他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,我很羡慕他,我想你也对于这种人无法抗拒吧。

其实,人就是会被相同质素的人互相吸引。所以,有时候,我们都是想从恋人身上找到理想化的自己。说说例子,或许你会更明白。就比如说,你是一个不懂游泳的废柴,然后男朋友是深谙水性的海洋之子,这看似是不相关的两个人,却会戏剧般地在一起。你喜欢他嚮往自由的理念,对于这种「自由」,你投射了你心中的渴慕,你也是一个嚮往自由的人,所以不管能力上你们的差距有多大,只要你了解他内心的想法,认定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模式,你也是会被他深深吸引,因为他提供了你想要的素质,就算他不是获得了这种素质,你们也是看着同一个方向。但问题又来了,当你们看着同一个方向,而且看得很专注时,你们就会看不到对方,那个方向就会变得比你们彼此都更重要,然后,慢慢地,你们就会失去了爱情的热度,慢慢地让爱情死掉。

对了,你觉不觉的我说的话有一点杂乱无章?有就对了,因为我真的是按着感觉走,全无章法可言,这让我想起罗兰巴特的《恋人絮语》。这是一本我仍然没有看得懂的一本经典好书。当中的絮语,好像都是一些简单的东西,每一个字基本上你都认识,可是当巴特的字被连在一起时,却会让你摸不着头脑,完全看不懂。相比之下,我的絮语是不是比较易懂?虽然这些絮语是有一点混乱,但却都是发自我的真心,一字一句的对象都是你,也只有是你才会明白。

我们又走远了,先回到我们一开始的那个正题吧。应该是说到台南的那个性格摄影师。他真得很厉害,而且也很明白自己想怎么样。这应该就是清澈的、没有云的吧。对不起,我又引用了他的话了。你会讨厌我引述他的话吗?会让你想起不快乐的事吗?不过,就算想起他了,不快乐了,也是很正常的事,记住你之前学过的,让这些感觉流走,不要抓住它们,不要再赋予更多的力量给它们,除非它们给你有怦然心动的感觉吧。

你是一个怎样的人?是外向?内向?应该是内向吧。可是你又喜欢跟喜欢的人说话,你并不讨厌说话,你只是讨厌自己不懂说话,参与不了聊天的乐趣。所以你都喜欢小组形式的聊天,因为大规模的话,你根本处理不了。这些我都懂,準确一点来说,每个人其实应该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「性格用词」,而不是用既有的词来循环再用,因为这样一定不是最準确的描述。当然要用原创的词,这根本也是太理想主义,根本是不可行的。所以暂时我们还是忍受一下,用一些普遍被使用的词中,找些可以用来形容你的。

你是文静,还是好动?你应该是动静皆宜吧,你喜欢看书画画写字,同时又爱走出去,看看这个世界,爬爬山,走走路,有时还会去跑步、游泳,你完全就是动静兼备的人呀。不过,如果硬是要分别你是文静还是好动的话,应该还是偏向文静的那一边吧。

不过,其实这些定义都是没有必要的。定义自己就像是给了一个框架给自己。但是我想到的是,框架也不一定是一件有害的东西,有了框架,有时才能让我们有预算,让我们可以有效率地完成心中想要完成的事。所以如果你身上背负着一些框架的话,你可以选择放下,又或者是硬着头皮向前闯,这是一件没有好与坏的事,你永远都有自由去选择你想要过怎样的人生。框架有时是很有用的,有时候却会成为你的负累,然后甚至会变质,成为一只住在你内心的怪兽。

怎么样了?要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思考这么多的东西,应该很累人吧。不过不要紧,人的思考力是会不断进步的,你越用得多,你的大脑就会越健康,就像是肌肉重训的情况一样。

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,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,未作人工编辑处理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