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新年的脚步将近,寒假也已经过完一半了,然而,男孩却在临近除夕的日子,才回到家乡。
女孩对此备感惊讶,毕竟,在她身边的人们,包括她自己,都是一放假,就火急火燎地回家了。
男孩回到家乡之后,最明显地差别,大概就是传讯息的效率提高很多,连带着频率也变高了。
这一点,让女孩很不适应,甚至,有一些不舒服。
其实,女孩知道男孩的态度,为什麽会发生巨大的转变,然而,当男孩说出:「不想要造成不必要的麻烦。」的时候,女孩还是有一点点不高兴。
总觉得,男孩想太多了。
总觉得,她的好意被曲解了。
男孩有女朋友,同居中,彼此争吵不断,每次吵架都嚷嚷着分手,却始终没有离开对方的身边。
每一次,男孩和女朋友吵架的时候,总是传讯息给女孩,然后,开始一连串的抱怨,或者,分享一些根本不敢告诉女朋友的愤怒心情。
女孩会静静地听完男孩的抱怨,但是,她不会附和他的话语,更不会同意他的话语,只是做一个倾听者,默默地倾听,待到男孩的怨愤发洩结束之后,女孩会提起其他的话题,有趣的、幽默的,可以让男孩转移注意力的话题。
他和她,也许会聊很久,也许只聊一会儿,时间不一定,不过,对话结束的时候,女孩总是会收到同一句话:「我们晚点再聊。」
接收到这一条讯息,女孩就知道,她的任务结束了。
「晚一点再聊。」这一件事情,不会发生,因为,男孩已经释怀了,他準备和女朋友言归于好了,接下来,是情侣浓情蜜意的时间。
女孩并不会因此生气,也没有什麽好生气的,因为,女孩和男孩的关係,本来就是一条单向箭头,「倾听者和诉说者」,广义地来说,也可以称为「朋友。」
不过,女孩更倾向于,将两人的关係定义为「倾听者和诉说者」,因为,女孩不会将自己的事情,尤其是关于感情的事情,向男孩诉说,事实上,男孩通常也不会太在乎女孩的私事。
然而,偶尔也会有例外发生,对于女孩发表的贴文,或者更改的头像,男孩偶尔会产生好奇心,然后,男孩会毫不避讳地提出问题,儘管女孩并不打算告诉他,儘管在她和他的关係之中,他的问题显得异常突兀。
女孩通常不会正面回答男孩的问题,就算回答了,也大多是敷衍的答案,不过,男孩的好奇心也仅止于此,他不会探究太多太深入的问题。
唯一的一次,男孩不满意女孩的答案,他希望她说得更多一点,更深入一些。
「你想说得,都可以说。」
因为这一句话,女孩动摇了。
她的心情太杂乱了。
她太悲伤了。
她太寂寞了。
某一种想法,在心中偷偷地发酵了。
她不会争、也不会抢,她只想,也许,自己可以从男孩那里,汲取一点点的温暖。
一点点,就好。
她不会有其他的想法。
因此,在两人的对话框中,女孩写了很多很多事情。
几天后,女孩得到了不怎么样的回覆,不好,也不坏,就是充满了应付的味道。
躁动的心情,冷却了下来。
她不是「朋友。」
她不是「诉说者。」
她不是「红粉知己。」
在她和他的单向关係里,她不过是一个「倾听者。」
又或者,「垃圾桶。」